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2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748篇
安全科学   226篇
废物处理   114篇
环保管理   204篇
综合类   1365篇
基础理论   365篇
污染及防治   596篇
评价与监测   129篇
社会与环境   135篇
灾害及防治   8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7 毫秒
91.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Microcystis aeruginosa (M. aeruginos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genera of cyanobacteria in algal blooms.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impact of the...  相似文献   
92.
从安全性和运营角度对油库选址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分析对油库的安全稳定及有效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选取与安全和运营有关的人口企业数量、安全管理能力、消防设施规划、地形地质条件、铁路公路数量、市场投资收益、政策支持情况等影响因子进行重要性及合理程度分析,综合运用安全度与运营格局影响因素多元耦合关系,构建了油库区安全与运营评价体系,改进了原有的模糊层次法评价模型,并对某油库区安全度与运营格局进行了评估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改进模糊层次法能够较好地评价不同地址的优先级,评价模型具有一定应用性,能够对不同地址的特点及评价权重进行有效分析,可见油库选址优先级评价方法是实用且有效的。该研究方法及结果可以为油库区地址的优选提供一定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3.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is study proposed an in situ soil experimental system to quantify concentration and accumulation rates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PCB) congeners...  相似文献   
94.
95.
通过涂覆—热分解法与电沉积法制备了β-PbO_2/α-PbO_2/SnO_2-Sb2O3/Ti复合电极(PbO_2复合电极),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法(CV)、线性极化法(LSV)和加速寿命试验对电极进行表征。将PbO_2复合电极用于处理甲苯二胺(TDA)废水,考察了电解质浓度、电流密度对TDA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α-PbO_2呈梭状,β-PbO_2呈花菜状,多层结构的PbO_2电极利于提高电极的稳定性和活性;PbO_2复合电极的析氧电位(1.9 V)明显高于TDA的氧化电位(1.28 V),其使用寿命长达486 d;在电流密度为60 m A/cm2、Na2SO4质量浓度为10 g/L、电解时间为240 min的条件下,对COD为4 791.74 mg/L、TDA质量浓度为486.4mg/L的废水进行处理,TDA去除率高达97.3%,COD去除率可达88.1%。  相似文献   
96.
董铮  王琳  田芳 《干旱环境监测》2014,28(4):149-153
为了锯镇江地区土壤中重金属Cu和Ph的污染状况与空间分布,对镇江地区表层土壤中的Cu和Pb进行了采样监测。结果表明,镇江地区表层土壤中cu的含量为19.2~273mg/kg,Pb的含量为20.6~3846mg/kg。与全省土壤背景值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对cu和Pb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可得出,镇江地区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农业面源的污染。  相似文献   
97.
针对频繁发生的饮食业烟道火灾事故,在烟道火灾发火机理及烟道沉积物燃烧特性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烟道环境的火灾探测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设计方案采用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控制芯片,选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为信息采集单元,以集冷端补偿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和模数转换电路为一体的具有测温精度高、可靠性高及稳定性好等优点的MAX6675芯片为信号处理模块,以及报警和液晶显示模块.烟道火灾发生时,温度传感器采集信号后经信号处理芯片送控制系统,通过液晶显示并与系统设定报警阈值对比,判断是否发出报警信号.  相似文献   
98.
上海市臭氧污染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006—2016年上海市的监测数据发现,臭氧(O_3)浓度存在逐年上升趋势,污染持续时间有所增加,但除水平风速有下降趋势外,其他相关气象因素的年际变化趋势并不显著。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O_3超标主要集中在西南部郊区,但市区O_3超标潜势不容忽视。O_3污染高发季节的污染玫瑰图分析发现,上海市南部地区是影响上海市O_3污染的关键区域;对于NO_2减排的影响分析发现,尽管上海市O_3平均浓度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但在NO_2下降幅度最为明显的内环市区和北部郊区,O_3上升幅度低于NO_2下降幅度较小的内外环区域和西部郊区,表明上海市的O_3污染控制仍需持续推进NOx的减排,并同步推进VOCs的减排。  相似文献   
99.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和"以人为本"科学理念的贯彻,我国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水平正在得到不断改善,这其中包含着中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同仁们的努力与奉献。与劳动者对职业安全健康不断增长的需求相比,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的供给能力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加速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已经成为了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促进技术进步,推动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的结构升级,是本刊长期以来所践行的一项重要使命。要想有效应对挑战,我们必须充分研究挑战来自何方、性质怎样、强度如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才有可能化挑战为机遇。本刊今年开始开辟了《行业标杆》专栏,向业界同仁们全面展示世界领先的个体防护装备制造商的发展经验,以供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刊展示的这些行业领军企业应成为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所参照的标杆,学习他们,将帮助我们确立起适宜的发展目标,制定好合理的发展规划,设计出科学的实施路径,从而使产业在自主创新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能够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00.
Land cover changes induced by historical cultivation in ecologically fragile areas involving important issues such as environmental change, ecology, and human sustainability are particularly worthy of attention. This paper reconstruct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ultivated areas at the county level in the eastern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ern China for four time periods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how the location of cultivation ratio contours of 15 and 30 %, representing the boundaries of agricultural areas, have moved and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pattern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area and ratio of cultivated land fluctuations increased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boundaries of the cultivation ratio contours of 15 and 30 % continually moved west and north. Moving north took priority over the other directions during the period of 1916–1940, when its center moved the farthest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the boundaries primarily moved westward during 1940–1980 and northwestward during 1980–2000. The distance, direction, and extent of the movement of the cultivation boundaries are all related to agricultural area expansion processes during this period, finally resulting in the creation of the modern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patte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